隨著社會經(jīng)濟的不斷發(fā)展,農(nóng)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數(shù)目日益上漲,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——農(nóng)村留守兒童的數(shù)量也愈來愈多。
為了讓留守兒童們能感受到社會的絲絲溫暖,6月21日,南昌航空大學青春筑夢,讓愛飛翔——南昌航空大學“春雨計劃”保衛(wèi)小學服務隊開展了“昌航筑夢,讓愛飛翔”活動,帶領(lǐng)保衛(wèi)小學的孩子們進行到校參觀學習。
南昌市石崗鎮(zhèn)保衛(wèi)小學,是一個由幾十名留守兒童組成的小學,記者第一次來到這個樸實的鄉(xiāng)村,放眼望去,清一色的低矮瓦房,耳邊是牛哞羊咩聲,農(nóng)作物是他們的主要經(jīng)濟來源。屋門前幾乎全是老人們佝僂的身影,孩子們在保衛(wèi)小學里讀書,而年輕的人們都忙著外出打工掙錢,平時鮮有時間陪伴子女。
初見時的雀躍
當志愿者剛踏入小學校門時,未見其人,先聞其聲“來了來了,終于來了!”原來孩子們早已巴巴地在教室門口張望,歡呼雀躍著。走近一看,記者才發(fā)現(xiàn),整個學校只要三間昏暗的教室,一個黑板、一個簡易講桌、四五套桌椅是每間教室的標配。
對于志愿者們的到來,小朋友們顯得異常興奮,蹦蹦跳跳地搬出擺在角落的塑料凳來,然后調(diào)皮地搶奪哥哥姐姐們頭頂?shù)男〖t帽。
留守孩子被緊緊地抱在懷里。中國青年網(wǎng)通訊員 張博放 攝
機庫里的笑聲
經(jīng)過一個多小時的崎嶇路程,返程的大巴緩緩駛進了南昌航空大學。保衛(wèi)小學的帶隊老師表示,孩子們基本上沒有機會接觸過飛機,此次參觀S棟機庫,對他們有著重要的意義。
當記者問到孩子們心情如何時,一對喻家姐弟爭先恐后地回答道:“終于看到真正的飛機了,好高興啊,那飛機可以坐嗎?”
說罷,孩子們一咕嚕地鉆到了飛機底下,東摸摸西瞧瞧,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。這時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倆調(diào)皮的小男孩順著墻角的梯子,手腳并用,緩緩爬到了飛機頂。整個機庫都沉浸在歡快的笑聲中。
當記者問到是否想坐到駕駛艙內(nèi)感受時,孩子們興奮地跳起來,異口同聲地回答道:“想!想!想!”看到孩子的模樣,帶隊老師的眼睛會心一笑,并向記者表示好久沒有看見孩子們這樣開心了!
駕駛艙內(nèi)兩個快樂的小精靈。中國青年網(wǎng)通訊員 張博放 攝
聊起對飛機的看法時,孩子們轉(zhuǎn)著眼珠子思考兩三秒后,認真地回答道:“飛機飛得很快,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快點回來看我了。”在他們的心里,時時刻刻都想和父母在一起,渴望父母的愛。
自己動手做飛機
這時,志愿者們將一大包木制的飛機零件帶了過來,召集好小朋友們后,大部隊便向飛機模型制作室出發(fā)了。制作飛機模型之前,記者問小朋友們:“你們有信心做好嗎?”少則三十余塊,多則一百余塊的零件,盡管有難度,但小朋友們還是信心滿滿地回答道:“有!”
帶隊老師說,這是小朋友們第一次給自己做飛機,激動之情不言而喻。一個個專心致志地按照說明書操作。在制作過程中,為了使零件更好的契合在一起,孩子們便用砂紙磨反復摩擦零件;為了使模型更加牢固,孩子們便不停地涂抹膠水,一雙雙小手上下忙碌著。
終于,飛機制作完成了!孩子們手上拿著心愛的飛機,臉上是幸福的笑容,這么美好的畫面,記者用鏡頭永遠的記錄了下來?!拔乙堰@個飛機送給爸爸媽媽!”喻家姐姐興奮地說道。
小朋友們和志愿者齊心拼飛機。中國青年網(wǎng)通訊員 王曉燕 攝
體驗模擬駕駛
記者隨一行人來到了飛機模擬駕駛教室。關(guān)于電腦模擬器,指導老師表示,電腦上有多種酷炫的機型,有一年四季不同場景和地貌,還有多種震撼的音效,隨時任意切換,有一種大型游戲的既視感,所以小孩子們一般都很喜歡,能夠在玩耍中練習飛機駕駛的技巧。
在老師講解之后,小朋友們便迫不及待地上機操作了,帶上耳機,握好方向盤,踩上腳踏板,一切準備就緒!
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模擬飛行駕駛卻也不是容易的事,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,志愿者們都會手把手的教小朋友操作,一起感受模擬駕駛的快樂。
志愿者認真指導小朋友模擬飛行。中國青年網(wǎng)通訊員 王曉燕 攝
活動結(jié)束后,“春雨計劃”團隊負責人介紹說,會繼續(xù)下去,志愿者與孩子們,還會有見面的機會!這次三下鄉(xiāng)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溫暖了那些孩子們,項目中的真誠服務、無私奉獻,更是增強了志愿者自主意識、參與意識、奉獻意識,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廣闊舞臺,同時呼吁更多的人來保衛(wèi)留守兒童們純真的笑容?。ㄍㄓ崋T 王曉燕)